【奎壁山遊憩區】因形狀像龜所以又稱「龜璧山」。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間,退潮時會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是典型的陸連島,與聖經「摩西分紅海」,上帝用大東風使海水分開退去,海就成了乾地的場景相似,因而得名。
【南寮】村澎湖湖西鄉的南寮村是一個不靠海的村莊,因人口嚴重外流,在南寮村裡的古厝,都有百年歷史,古厝牆上經自然風化後的痕跡,展現古厝的魅力,是現今建築無法取代。除了古厝重現,另外,村民也發揮創意,在一般住家牆上作畫,也特地彩繪了海邊的浮球,色彩繽紛的浮球,沿著房子圍牆擺放,成了社區另一個裝飾藝術,為南寮村帶來不一樣的的美麗氣息。前往澎湖第一家免稅店,由昇恆昌所經營的【澎坊免稅店】今後台灣旅客不必出國,只要進出澎湖就能購買上千種免稅商品。
晨喚,飯店內享用早餐後,南海碼頭~馬公巡航 ★金龜頭砲臺: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是拱衛清朝澎湖廳城的砲臺之一,舊砲臺具體創建時間不明,清朝第一次修建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左右,不過目前保留者為光緒十三年(1887)建的金龜頭新式砲臺,於民國九十年(2001年)11月21日公告為國定古蹟。★觀音亭:位於馬公市中興里,古稱觀音廟,光緒年後才泛稱觀音亭,闔澎公廟之一。
當地人今稱「觀音亭」有兩層意思,廣義泛指涵蓋觀音亭佛寺與整片海景的海水浴場,狹義則單指佛剎觀音亭。★四角嶼:四角嶼因為島嶼呈四方形,所以稱為「四角嶼」,其位在風櫃的西北方,正好守著馬公港口,是進出馬公港的必經之島。★蛇頭山:位於風櫃尾部突出的小半島,與北岸的金龍頭共守馬公灣,地形險要,眺望馬公港和側天島及四角嶼澎湖內灣此處絕對是最佳選擇。★測天島:測天島本來是一個稱為小案山的獨立小島,距離大案山0.2037公里。日治以後改稱為測天島,陸續闢建為海軍馬公要港部;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填海造陸,興建了一條長300公尺,寛100公尺的土堤和對岸的大案山相連。大正8年又將對岸的大案山居民全部遷到今案山里,來擴大馬公要港部,戰後由我國海軍接收,仍然做為海軍基地使用。
【海洋牧場】海上平台領取救生衣→漁業養殖區生態巡禮→體驗箱網養殖釣魚趣(海鱺、龍膽石斑、烏賊) →卡拉OK無限歡唱→午餐品嘗道地海鮮粥+蒸鮮帶殼牡蠣(限量)等活動。前往【中屯風車】高聳的菊島風車與美麗的天人菊,共同矗立在中屯東北方隨著微風起舞。具有傳奇色彩且三百餘年屹立不搖的澎湖縣樹【通樑古榕】覆蓋面積達660多平方尺,97支大氣根,茁壯成蔭。海域為澎湖第二險流【跨海大橋】。
澎湖最大古厝區【二崁村】村內有童玩館、有趣的褒歌館、特色美食,體驗傳統文化的村莊。【大菓葉玄武岩】石壁堪稱國際級地形景觀,倒映水面上,呈現出彷彿幅畫般的美麗景色,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也讓此處成為澎湖具國際知名度景點之一。
【澎湖在地漁業食品】澎湖鄰近海域潔淨、漁產豐沛,尤以丁香魚最為聞名,十多年來自產自銷,累積了豐富且專精的海產加工技術,您可以購足所需在地海產品。
【手工黑糖糕】觀看黑糖糕的製程,品嚐現做黑糖糕,體驗澎湖在地糕餅文化,在這您可自由選購伴手禮送給鄉親朋友。
晨喚,飯店內享用早餐後,走訪【古蹟巡禮】(天后宮(歷史悠久400多年)、古人選媳婦好所在四眼井、馬公最古老的商街中央老街、順承門),
前往【篤行十村文化園區】~篤行十村文化園區;篤行十村在清朝時期園區為砲兵部隊操練場所 日軍占領後在此設立官舍群篤行十村跨越了清朝、日據、民國等時代
風格為日式典型建築或混和洋式風格。這裡是全台最早的眷村,有許多有味道的特色建築同時【張雨生故事館】分為4個主題區,蒐集張雨生的影音及文字創作等陳列,並透過多媒體展示的方式讓雨生的聲音重回故居空間!【潘安邦故居】將懷念故鄉澎湖及外婆的情感轉化為詞曲,創作出「外婆的澎湖灣」後專車送至馬公機場,辦理登機手續飛往金門抵達後前往參觀【翟山坑道】位於金門西南方,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總長約357公尺,民國五十二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開挖,耗時三年才完成,鬼斧神工的軍事傑作。
【中正公園太湖淨水廠旁的3D神奇漂浮斑馬線】金湖鎮太湖旁最近出現一條「漂浮斑馬線」,位於金湖鎮中正公園內、太湖淨水廠旁的壩堤上,以透視達到立體效果。透過鏡頭看才有立體感,路過民眾更呼朋引伴前來體驗拍照。參觀【一條根展示中心】。
【民俗文化村】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聚落房舍,當屬位於金沙鎮的山后文化民俗村,該村建於清光緒26年,村裡有一棟學塾,取名為「海珠堂」,既有傳統建築雕樑畫棟之美,也是金門僑鄉最具代表性建築,整個聚落排列整齊、精緻的建築風貌,是金門的閩南古厝聚落群,最知名代表典範。文化村中還規畫禮儀、喜慶、武館等主題館,展出先民的文物,讓遊客瞭解金門的歷史。
【獅山砲陣地 】所屬震東坑道開鑿在花崗岩岩層內,也就是在金門東部的獅山腹內,坑道全長508公尺平均高度4.6公尺、寬度3.6公尺陣地設施完整。※參觀砲操表演為中外來賓參訪金門不可錯過的遊程
【陳景蘭洋樓】1921年由陳景蘭先生創建。1949年後為部隊徵用,改稱「官兵休假中心」,連同前方庭園稱「金湯公園」,陳景蘭洋樓為金門規模最大之洋樓,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與再利用之價值。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園位在金門東南角料羅村外海岸,過去是開挖地下花崗岩石的礦場,金門產的花崗岩石紋路多元且優美、硬度更勝於大理石,是許多著名建物。
【慈湖三角堡】 慈湖三角堡位在慈湖海岸區域內,碉堡四周挖掘了壕溝作為防護,海灘邊使用鐵絲網圍成雷區,在戰時可防止敵人更進一步。三角堡具有堅固的造型和迷彩外觀,堡裡是駐軍住宿和執行任務的生活區。在三個角上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堡上也設有哨站,不愧是一座堅固的堡壘。
【金城模範街】 興建於1924年的模範街長約75公尺,街道兩旁是40間住商混合的店屋,充滿南洋風情的紅磚拱廊加上整齊美觀的街道足以作為街道的模範,所以取名為《模範街》。模範街的興建年代正是金門海外華僑經濟實力最巔峰的時候,以當時最新進及最現代的南洋殖民城市做參考範本,採所謂「五腳基」的建築形式,用連續的廊柱呈現。
【後浦16藝文特區】金城古稱後浦,踏入後浦16藝文特區,一間又一間極具特色的店家,各自發展出令人驚豔的文創商品,例如「捲毛利卡」,將金門洋樓可見的花磚,透過描繪與重新配色,轉化成實用的生活小物;「一把蔥」將金門各種老房砌法結合商品,介紹給外地旅人。其他如「植創jGarden」、「後浦泡茶間」、「玫瑰園烘培坊」等,都相當值得一訪!前往【貢糖廠】參觀現場的製造過程、試吃貢糖。
【峰上巡檢司城】 峰上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金門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目前看到的是2013整修後的型態,因為綿延的磚石又有「小長城」之稱。
【沙美摩洛哥】曾經是金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很多地方都是停留在2、30年前的風貌,也因此有了小摩洛哥的稱號,想要拍出狂野的異地風格照片,就來沙美老街吧!
【沙美老街】沙美老街是金門最早形成的市街之一,舊稱八卦街,這裡曾是金門最熱鬧的地方,為當時駐島軍人採買生活用品、看電影的去處;如今仍然可以在沙美老街品嘗到許多傳統風味的小吃、感受傳統的樣貌。
【陽翟老街】位於金沙鎮的陽翟老街,過去為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亦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在當年繁榮的商店街上,有電影院、撞球室、澡堂、理髮廳等,但隨著軍隊撤軍,陽翟老街逐漸沒落。參觀【鋼刀廠】觀看砲彈製刀過程
後帶著豐富美好的回憶返回溫暖的家。